智慧園區是園區信息化基礎上的2.0,是智慧城市的重要表現形態,其體系結構與發展模式是智慧城市在一個小區域范圍內的縮影,既反應了智慧城市的主要體系模式與發展特征,又具備了一定不同于智慧城市的發展模式的獨特性。如何實現智慧園區與智慧城市的聯動,我們首先來搞清楚智慧城市定義
智慧城市定義
“智慧城市”的理念就是把城市本身看成一個生態系統,城市中的市民、交通、能源、商業、通信、水資源構成了一個個的子系統。這些系統形成一個普遍聯系、相互促進、彼此影響的整體。在未來,借助新一代的物聯網、云計算、決策分析優化等信息技術,通過感知化、物聯化、智能化的方式,可以將城市中的物理技術設施、信息基礎設施、社會基礎設施和商業基礎設施連接起來,成為新一代的智慧化基礎設施。
在智慧城市的框架下,智慧園區應首先解決以下問題,以便謀求與智慧城市的對接與聯動:
合理的方案架構
智慧園區解決方案主要應用于產業園區服務及管理領域,面向入駐企業及園區管理運營單位,主要解決以下用戶關注的問題:提供云計算園區服務平臺,解決園區入駐企業各自搭建IT及企業公共應用系統,資源浪費、效率低下、建設費用昂貴的問題;提供園區管理應用,實現園區整體運營管理體系的智慧化,提升園區整體的服務水平;提供承載、接入及室內分布綜合解決方案,解決園區基礎通信網絡無縫覆蓋的問題;提供主題園區門戶,解決主題園區企業內外部交流及產業鏈聚合問題,提升主題園區吸引力。
未來技術發展關鍵
系統集成化:園區內信息孤島將通過平臺建設走向集成。智慧園區將大大提高社區系統的集成程度,信息和資源得到更充分的共享,提高了系統的服務能力。
云計算化:園區云計算,云存儲首先為入駐企業提供基礎IT服務,減少入駐企業的IT投入,實現拎包入駐。另外園區內的設備越來越多,數據量越來越大,需要云計算與云存儲進行業務支持。
設計生態化:近幾年隨著新興的環保生態學、生物工程學、生物電子學、仿生學、生物氣候學、新材料學等新技術的飛速發展,生態化理念與技術正在深入滲透到建筑智能化領域中,以實現人類居住環境的舒適和可持續發展目標。
移動互聯網化:智慧應用將滲透到園區生活的各個方面,各種電子信息設備、通訊設備、娛樂設備、家用電器、自動化設備、照明設備、保安(監控)裝置及水電氣熱表等連成網絡。通過相關的APP,園區用戶能夠輕松掌握園區運行情況和實現園區設備的控制。另外用戶也可以通過手機APP獲取園區的各類服務,例如信息公告服務,資源申請服務,業務審批服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