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新時代,經濟已從快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對建筑業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技術、市場和企業促進了智能建筑業的發展。BIM技術、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在智能城市建筑、物業管理、建筑運維等方面的應用大大提高了建筑的智能化程度,智能建筑時代已經到來。但這之中每個技術各自發揮了什么作用究竟在一棟普通的建筑上施了何等魔法才能讓建筑變成像人一樣的具有感知、交互、自我適應和生長的生命體.
GIS+BIM+IOT——構建智慧建筑數字孿生體
在萬物互聯網時代,建筑數字孿生體的創造將導致智能建筑運營、管理和服務的重大顛覆性創新。數字雙胞胎技術的應用可以在虛擬空間中投射真實世界的建筑,然后綜合利用建筑的全信息和要素,整合、組織和管理動態數據、靜態數據和特殊數據,支持和服務智能建筑的各種應用場景。
可以這么說,若要建筑物達到智慧的目的,多種技術融合的數字孿生技術或是最優解。
物聯網技術——構建智慧建筑神經傳導系統
物聯網技術是智慧建筑的技術基礎,可全面激活智慧建筑的感知能力,智慧建筑也是智慧城市中物聯網發展的具體應用,技術與應用的完美結合,充分發揮了系統的精確預測、科學決策、統籌管理、資源共享等功能。
通過物聯網技術,可以對建筑物進行數字編碼和在線監控。當這些建筑設備出現故障時,故障信息和數據以立即傳輸到物業維護中。這是智能建筑管理的關鍵內容,也是智能建筑發展的關鍵內容。通過物聯網技術,智能城市的發展也可以大大加快。
設施設備信息傳導
采用物聯網技術,通過傳感器、控制器設備,可以實時掌握建筑設備中各個子系統的運行情況,實現系統的自動優化運行。
環境信息傳導
通過分布在建筑中的各類環境監測傳感器,將建筑室內的環境參數信息進行實時傳輸、改善環境質量。
能耗數據傳導
采集各類機電設備運行中能耗數據,采用先進能效控制策略實現能源最優化,達到安全、可靠、節能。
圖像視頻傳導
物聯網技術與安防產品相結合,對重點區域和設施進行入侵監控、行為分析、跟蹤記錄等,實現智能安防。
云計算技術——智慧建筑平臺架構發生顯著變化
智慧建筑的各個應用系統均需要存儲在“云”中的各種數據,用于實現各自功能。如此眾多而繁復的系統需要多個強大的信息處理中心來進行各種信息、各種數據的處理,現有本地部署方式已不適應海量數據的應用。云計算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基礎設施對建筑運營平臺架構將產生革命性的影響。
大數據技術——使智慧建筑大腦具有基本分析與決策能力
一棟建筑離不開水、電、氣,它們無限交織,為建筑運轉提供源源不斷的資源。而今,還有一張巨大的無形之網——數據。大數據資源成為了建筑最重要的資源,有效運用數據可實現智慧建筑從規劃到運營的全業務、全過程信息化管理,為智慧建筑提供基礎信息。
大數據應用中心
智慧建筑發展趨勢必然是大數據的集成分析應用,智慧建筑在某種程度上是大數據的集成,是一個大數據的應用中心。
安全、節能、舒適的環境
大數據技術可分析和預測建筑結構剛度的下降,確保建筑安全使用。能耗數據的查看、潛在的節能建議,能耗優化控制,也可根據環境數據動態實時調整環境參數,提高舒適度。
分析、預測,與城市信息互通
通過大數據分析實現多樓宇、樓宇與周邊環境的信息互通,還可實現建筑安全、質量、環境、能耗的預測、預警、規劃和引導。
人工智能技術——使智慧建筑大腦自我進化
人工智能技術,讓智慧建筑具有“判斷能力” 和“自學習能力”,支撐智慧建筑的深度發展。
人臉識別、聲紋識別、動作識別的應用
在一棟建筑物或多個智能建筑組成的建筑群中,出入口的管理中,對于人員的進出管理、安防都采用人工智能技術,主要是生物識別技術,這些識別技術包括人臉識別、聲紋識別、動作識別、虹膜識別、掌識別等,如今,多種生物識別技術的組合運用將使用的識別速度、可靠性進一步提高,對人造成的不便也減少到最小。
智慧建筑大腦
AI版的IBOS,我們可以理解為“智慧建筑的大腦”,其具備有相當的人工智能,不僅能收集、存儲、計算、分析建筑產生的數據,對投入使用后的管理信息、智能化信息都可實時管理。此外還可根據環境、人流等,控制和自動調節建筑內的各類設施設備,讓建筑具有判斷能力,驅動執行器進行有序的工作。
服務機器人的廣泛使用
服務機器人作為高度集成化的人工智能產品勢必將大量地應用到智能建筑中,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將是智能建筑管理服務機器人、物業管理服務機器人、安保機器人、酒店服務機器人、清潔服務機器人、健康服務機器人、管家型服務機器人等。